在新中国成立50年之际,作为中央直属文艺院团的献礼展演,又逢中国交响乐团自组建以来最具规模的一次中国交响乐作品征集演出,无疑,受到了首都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80多位作曲家提交的140余部作品,经过筛选评审,最后有六部入选。1999年8月12日和15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了两场征集作品音乐会,分别演出了其中的五部作品,它们是:朱践耳的第九交响曲(《大浪淘沙》)、王宁的交响前奏曲、徐振民的音诗《枫桥夜泊》、夏良的双长笛舞曲、刘的乐队托卡塔《火车》。两场音乐会,分别由艺术总监陈佐湟和驻团指挥李心草执棒。
就我临场听赏的这五部音乐作品而言,我的第一感觉是比以往中国作品更加顺当,无论在时间的断续,还是在空间的启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长进。我的第二感觉,其意义指向,比以往更加丰富,无论在“表现”别的,还是在“给出”自己,都有了更为自觉的意向。
第二场音乐会的四部作品,其布局本身就像是一个完整的交响套曲结构:王宁的作品像第一乐章,带有总体呈示意味;徐振民的作品宛如第二乐章行板,娓娓道来;夏良的作品是典型的第三乐章,一个谐谑性质的舞曲;刘的作品十足一个与前面有结构呼应的末乐章,或者是一个更为精炼、自身结构完整的尾声。分别而论,王宁的前奏曲,我对他一些长乐句的结构颇为赞叹,虽然,这些句子本身有时会被管弦乐色彩的过度耀眼所遮蔽,但基本轮廓的形状依然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音响结构的逐渐铺张做得非常好。徐振民的作品,与高强度大狂热的作品相比,显然是一个冷色调的静态作品,乐曲一开始独奏长笛的给出,在淡淡的散序律动中,有一种强韵在,虽然表面上结构张力显得很松,但能感觉到潜在着一种极强的扩张,尤其是线性音调给出的调性空间,有着非常大的活动余地,为接下去的功能复合和边界模糊,乃至全面开放有所预设。来自香港的夏良,给出一首极具风俗特点和民间风采的乐曲,作品以双长笛命名,但两个主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处理得非常贴近。刘的作品,以托卡塔(一种古老的欧洲音乐曲体)作为依托,以火车命题,除了管弦乐效果十分光彩以外,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是,乐曲几乎从开始到末尾,始终处在一种无穷动的状态。
相比而言,朱践耳的第九交响曲是一个体量十分厚重的作品。整体而言,作品就像一部历史的长叙,每到音响结构的关键部位,独奏大提琴就以低沉而充满呻吟的咏叙述说,并作为多乐章贯通接续的一个固定动机。与此贯通性接续动机相对应的,还有两个经常性反复出现的贯通性截断动机。第一乐章在弦乐长音底衬之上,管乐声部有一个多重对位的和大幅度的音区交替,给出了一个十分少见的管乐长时段呼吸,随即,通过弦乐声部的长时段挫动,逐渐趋向高潮,并在钟鼓交错全乐队鸣响声中,再度引出大提琴固定动机。作为乐曲的开端部分,整个乐章给人以一种交错复杂、互有驱动的感觉。第二乐章以传统慢板定格,由三个部分组成,弦乐部分由少量和长线出发,逐渐趋多并变短,其密集性十分明显。中间段落,是单独的管乐器轮番出场,虽然动静不大,却十分厚实。第三乐章在各声部相继给出动机之后,弦乐部分便以简约的手法逐渐加厚,高潮并没有驻留许久,便嘎然截断,再次通过大提琴固定动机予以接续,并在几乎没有痕迹的情况下,一步跨入尾声的《摇篮曲》。就这样,在由高潮跌落低谷的感觉尚未转换完毕的时候,便面对一个新的质量:在极其简单单纯的状态当中,进入一种灵魂洗礼,一种精神慰藉。值得注意的是,从几乎无调或极度泛调的状态进入到有调之中,竟然如此温馨安全,以至于有调无调的强烈反差,浑然不觉。